前沿拓展:
你有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曾廣為討論的話題「手機能否取代相機」,如今已經(jīng)鮮有人提及。
更大的傳感器,更高質(zhì)量的鏡頭模組,更先進的算法,讓手機在某種意義上,已經(jīng)成為相機。兩者不再非此即彼,而是我中有你。
相機在學習手機的智能,而手機也在以另一種方式學習借鑒相機迷人的虛化,拍鳥攝月的長焦,有情緒的影像風格,以及化腐朽為神奇的后期空間。
步入 21 世紀第三個十年,手機代表的移動影像,普及度已經(jīng)遠遠超過相機代表的傳統(tǒng)影像。
一個有意思的佐證是,作為最富影響力的攝影獎之一,2021 年索尼世界攝影獎共收到約 33 萬張參賽作品。而同期的華為新影像大賽,則收到了 200 萬張,是前者的 6 倍。
▲張煒使用華為 P40 拍攝《家園盛宴》,獲得 2021 年度攝影師榮譽
移動影像以**的速度成長壯大。因為,它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這個巨人,便是傳統(tǒng)影像。
成熟的標志,是**。當成長到一定階段,無法從巨人身上獲得更多的時候,那就自己成為巨人。
這就是華為手機的思路。當其難以通過與傳統(tǒng)相機廠商合作,創(chuàng)造出更好的影像體驗時,便當機立斷,決定走自己的路,推出自創(chuàng)品牌——華為影像 XMAGE。
XMAGE 是什么?這五個字母,將如何指引華為手機影像的發(fā)展?在專訪過華為終端 BG 首席**何剛,參加過華為 HDC 開發(fā)者大會之后,我想我們已經(jīng)搞清楚了。
看得見的 XMAGE
任何一個品牌想要長青,都需要建立起護城河。對于影像品牌而言,風格與技術,決定著護城河的寬度與深度。
華為影像 XMAGE 的技術太硬,我們等會兒再談。先來說說作為消費者,能夠直觀感受到的影像風格。
風格,作為超脫于硬件之上,藝術與人文交織的表達,往往凝聚著一個品牌多年來,對影像的思考。
比如富士的復古膠片風格,徠卡的陰暗濃郁風格,都是品牌在歲月中,沉淀的調(diào)性與內(nèi)涵。
▲左右分別為富士、徠卡官方獲獎作品
在移動影像領域,如何做出大眾喜聞樂見,且獨樹一幟的影像風格?這是華為影像 XMAGE 面臨的艱巨挑戰(zhàn)。
第一要定性的,是色彩。因為色彩不光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門科學。而科學,是有路可循的。
為此,華為聯(lián)手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,一同探索影像的色彩科學,打造了 XMAGE 原色、鮮艷和明快三種風格。
▲從左到右,分別是原色、鮮艷、明快風格
先來說說 XMAGE 原色風格。這一風格主打真實和溫暖。盡可能還原人眼之所見,不對原本的色彩做過多修飾。
同時,對畫面的中間色調(diào)微微提暖,這會不自覺的拉近人和機器的距離,是一種很討好感官與情緒的影像風格。
▲Mate50 Pro 原色風格拍攝
華為 Mate50 系列系統(tǒng)默認的風格,便是 XMAGE 原色。在我看來,它也是三者中,最能代表華為影像的。
有句話說,「真實自有萬鈞之力」,XMAGE 原色風格便是如此。它將你看見的世界,真實地投射到屏幕上,溫暖且有力。
▲Mate50 Pro 原色風格拍攝
如果偶爾想換換口味,可以手動選擇鮮艷、明快風格。
這兩種風格,是華為與清華大學色彩研究所,在 XMAGE 原色風格的基礎上,不改變物體的固有色,只調(diào)整飽和度和明度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
其中,鮮艷風格飽和度稍高,明度略微降低。適合拍一些光線強烈、明暗反差大的場景,可以展現(xiàn)出更張揚的質(zhì)感。
▲Mate50 Pro 鮮艷風格拍攝
或者用它拍攝花卉、風景,也可以收獲如油畫一般的景象。
▲Mate50 Pro 鮮艷風格拍攝
而明快風格,則是降低飽和度,提高明度。在一些陰天、室內(nèi)的場景拍攝人像,可以獲得夢幻、日系的畫面。
▲Mate50 RS 明快風格拍攝
三種風格,淡妝濃抹總相宜,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。
實際上,「風格」一詞很大。一幅影像作品的風格,由色彩、明暗、層次、虛實等方面共同筑成。
所以對于 XMAGE 影像風格來說,為色彩定調(diào)只是第一步,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這時,華為豐厚的研究資源,就體現(xiàn)出優(yōu)勢了。
全球 7 大研究所,通過鉆研藝術學、心理學、光學、色彩科學等 8 大研究領域,以及分析過往 330 多萬張華為新影像大賽用戶的投稿作品,提煉出了 XMAGE 影像風格的特點。
用四個詞概括,就是真實感、沁潤感、通透感、呼吸感。
真實感就是前文所說,忠于人眼所見,盡可能還原真實世界。沁潤感是指客觀呈現(xiàn)環(huán)境的明暗,避免「暴力 HDR」,同時略微強調(diào)黑白色階,以強化畫面光感。
▲Mate50 RS 主攝鏡頭拍攝
通透感則是指畫面細節(jié)豐富,清晰,實現(xiàn)銳利、高畫質(zhì)觀感。呼吸感則是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光圈和算法,讓畫面虛實關系更明晰,主體更突出。
▲Mate50 Pro 主攝鏡頭拍攝
這些,便是華為對影像風格的理解,也是 XMAGE 能讓人直觀感受到的層面。
看不見的 XMAGE
XMAGE 影像風格的真實、溫暖、銳利、高畫質(zhì),以及簡單便捷的拍攝體驗,背后是復雜難解的技術作為基底支撐。
這是消費者看不到的部分,也決定著品牌的護城河能有多深。
華為將 XMAGE 的技術基底小編綜合來說成四個字:「光機電算」。對應著光學系統(tǒng)、機械結(jié)構、成像技術、圖像處理四大板塊。
1. 光學系統(tǒng)
人們常常把相機比作眼睛。從結(jié)構上看,兩者也頗為相似。
鏡頭里的鏡片,就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,起到聚集光線的作用。而鏡頭的光圈,與瞳孔的作用一樣,決定著通光量。
XMAGE 的光學系統(tǒng),指的就是鏡頭部分。
受制于體積,改進手機上的光學系統(tǒng),是一件很有挑戰(zhàn)的事情。此前華為 Mate40 系列率先使用自由曲面鏡頭,從物理層面抑制畫面畸變,便是一次敢為人先的實踐。
Mate50 系列的到來,象征著 XMAGE 在光學系統(tǒng)上取得了新的成就。其搭載的超光變影像系統(tǒng),在工藝和技術上,都是破冰性質(zhì)的創(chuàng)新。
想象一下,將金屬光圈葉片做成頭發(fā)絲的厚度(0.04mm),六片光圈葉片在開合時需要克服摩擦,精確協(xié)同,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情。
Mate50 系列做到了,并實現(xiàn)了 10 檔光圈調(diào)節(jié)。通過葉片的開合,對鏡頭的進光量、畫面的景深得以精細控制,讓手機影像朝著專業(yè)性再進一步。
▲Mate50 Pro 開啟 f/1.4 大光圈實現(xiàn)的自然虛化
耐用性也無需擔心。高強鋁新材料,在減輕自重的前提下,讓光圈葉片實現(xiàn)了 20 倍的強度提升。輔以高精度的組裝工藝,讓葉片、環(huán)形磁場微控馬達等 23 個精密部件,緊湊地擠在指甲蓋大小的空間里。
這便是 Mate50 系列代表的 XMAGE 光學系統(tǒng),在硬件上的突破。用戶看不見,但卻能在每次按下快門時,獲得具有呼吸感的影像。
2. 機械結(jié)構
需要注意的是,XMAGE 技術基底的四個板塊,并非孤立的關系,而是相輔相成的。精巧的機械結(jié)構,可以讓光學系統(tǒng)有更多的發(fā)揮空間。
比如華為 P40 Pro+ 為了實現(xiàn)更長焦段的光學變焦,重新設計了潛望式長焦鏡頭的結(jié)構,在相同的空間里,通過 5 次反射延長光路,比前代提升了 178% 的光程,從而實現(xiàn) 10 倍無損變焦。
華為 Mate50 RS 保時捷設計,通過改進機械結(jié)構,讓長焦鏡頭有了更多玩法。
以往的長焦鏡頭,由于自動對焦馬達行程短,最近對焦距離普遍在一米開外,只能拍攝遠處的物體,使用場景有限。
華為創(chuàng)造性地將一顆機械行程長達 3.2mm 的高精度馬達,放進了長焦鏡頭里。并且將鏡片分成兩組。一組固定,一組則可以跟隨馬達前后移動對焦,這是華為獨創(chuàng)的雙鏡群內(nèi)對焦架構設計。
相比常規(guī)的結(jié)構,它的優(yōu)勢不言而喻。最近對焦距離,可以根據(jù)鏡組的移動而改變,近可拍攝 5cm 左右的水滴、昆蟲,遠可拍攝地球之外的月亮,擁有顯微鏡和望遠鏡的雙重角色。
▲Mate50 RS 長焦微距模式拍攝
另外,可以移動的機械鏡組,也為光學設計讓出了更多空間。相比常規(guī)的架構,Mate50 RS 長焦鏡頭的光學解析力提升了 64%。不光對焦靈活,畫質(zhì)也更扎實、細膩。
▲Mate50 RS 長焦鏡頭,以 10 倍變焦拍攝公園樹上的蜥蜴
可以說,這顆長焦微距鏡頭,是目前手機陣營里,可玩性最高的一顆長焦鏡頭了。
3. 成像技術
光線進入人眼后,視網(wǎng)膜負責將光信號轉(zhuǎn)換為電信號。在相機里,CMOS 傳感器的作用與之相似。
傳感器的技術,便是 XMAGE 技術基底里的「電」。對于華為來說,這方面已經(jīng)十分成熟。
早在 P30 時代,華為便率先采用了超感光傳感器。將傳統(tǒng) CMOS 的 RGGB 像素排列方式,更換為 RYYB 濾鏡陣列。
在三原色里,R 代表紅(RED),G 代表綠色(Green),B 代表藍色(Blue)。將綠色換成**(Yellow),會有什么變化呢?
這是一道簡單的數(shù)學題。我們知道,**由綠色與**組成,那么 RGGB 更改為 RYYB 之后,就相當于從「紅+綠+綠+藍」,變?yōu)椤讣t+(綠+紅)+(綠+紅)+藍」。
多了兩個紅色像素后,進光量相應增加了 40%。在暗光環(huán)境下,傳感器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光線,畫面也就更明亮了。
▲Mate50 Pro 暗光環(huán)境拍攝
華為 Mate50 系列繼續(xù)采用 RYYB 排列的主攝,配合可變光圈,成像質(zhì)量和拍攝體驗又上了新的臺階。
4. 圖像處理
華為是最早推廣計算攝影的國產(chǎn)廠商之一。不管你有沒有用過華為手機,相信華為的「月亮模式」、「超級夜景」你也會有所耳聞。
Mate50 系列是 XMAGE 圖像處理技術的集大成者。依托于多年算法積累,Mate50 系列在夜景處理、多幀合成的速度上,又有了進步。
一個明顯的感知是,拍攝更跟手了,按下快門的瞬間,畫面就會凝固在手機里。
▲Mate50 Pro 夜景拍攝
值得一提的是,人像模式下,Mate50 系列實現(xiàn)了亞毫米級的分割能力。通俗點說,就是摳像更細膩,虛化更自然,仿佛真實的光學虛化一般。
可以觀察這些照片里的人物邊緣,算法處理得十分精細。發(fā)個朋友圈、微博,已經(jīng)難辨是傳統(tǒng)相機還是手機拍攝,直出成片更免去了后期繁瑣的**作。
▲Mate50 RS 人像模式拍攝
要想解釋清楚 XMAGE 的技術基底,可能需要更長的文字,上述四點只是管中窺豹。但對于消費者來說,看不見的、艱深的技術,并不是重點,因為看得見的體驗才最重要。
正如華為工程師多次跟我們提到的一句話:「把復雜留給自己,把簡單留給用戶」。簡單、好用,就是 XMAGE 的魅力。
一起,XMAGE
「X」,可能是 26 個字母中,含義最多的一個。它代表著未知、神秘、前衛(wèi),以及探索。
比如 Google 內(nèi)部,有一個專注探索研發(fā)各種黑科技的部門叫 Google X。承載馬斯克火星**夢的 Space X 中的「X」,也有類似的意思,代表著 Exploration(探索)。
而華為的 XMAGE,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:X · IMAGE,即探索影像。
過去十年,華為向移動影像投入了行業(yè)領先的成本。
一個數(shù)據(jù)是,華為在 2021 年的研發(fā)投入達到 1427 億元**幣,排名全球第二。從事研究與開發(fā)的人員約 10.7 萬名,約占公司總?cè)藬?shù)的 54.8%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華為影像 XMAGE 應運而生。
如果說 XMAGE 的色彩科學、影像風格、技術基底等等,是華為向內(nèi)的探索。那么華為新影像大賽、新影像社區(qū),則是向外的、社會性的探討實驗。
如今,攝影已經(jīng)成為一項國民級的「運動」,沒有很高的準入門檻,不再是少數(shù)人的樂趣。
野蠻生長的移動影像,如何朝著更高規(guī)格的方向成長?華為探索出了方向:讓手機攝影,成為一種文化。
華為新影像大賽、金雞手機電影計劃等賽事應運而生。通過高水準的全球性的競賽,激發(fā)用戶熱情,提升用戶審美。
▲華為 2021 新影像大賽年度攝影師獲獎作品
2019 年 11 月上線的華為新影像社區(qū),已經(jīng)成長為高質(zhì)量的「影像星球」,連接用戶的熱愛,讓用戶看見更豐富的世界。
電影**維姆·文德斯曾說,「攝影最持久的勝利,一直是它有能力在卑微、空洞、衰朽的事物中發(fā)現(xiàn)美」。
▲使用 Mate50 Pro 黑白濾鏡拍攝
這其實也是 XMAGE 的精神所在:
讓手機影像,成為人們發(fā)現(xiàn)美好、記錄美好的重要工具;成為人們擁抱生活、感受生活的重要媒介;成為人們探索世界、認識世界的重要平臺。
拓展知識:
win10光圈
具體截圖上來看看吧
win10光圈
注冊微軟WIN10賬戶,使用郵箱和手機短信邀請碼驗證激活。格式化一下C盤重新安裝系統(tǒng),系統(tǒng)安裝軟件不容易失?。?/p>
前沿拓展:
你有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曾廣為討論的話題「手機能否取代相機」,如今已經(jīng)鮮有人提及。
更大的傳感器,更高質(zhì)量的鏡頭模組,更先進的算法,讓手機在某種意義上,已經(jīng)成為相機。兩者不再非此即彼,而是我中有你。
相機在學習手機的智能,而手機也在以另一種方式學習借鑒相機迷人的虛化,拍鳥攝月的長焦,有情緒的影像風格,以及化腐朽為神奇的后期空間。
步入 21 世紀第三個十年,手機代表的移動影像,普及度已經(jīng)遠遠超過相機代表的傳統(tǒng)影像。
一個有意思的佐證是,作為最富影響力的攝影獎之一,2021 年索尼世界攝影獎共收到約 33 萬張參賽作品。而同期的華為新影像大賽,則收到了 200 萬張,是前者的 6 倍。
▲張煒使用華為 P40 拍攝《家園盛宴》,獲得 2021 年度攝影師榮譽
移動影像以**的速度成長壯大。因為,它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這個巨人,便是傳統(tǒng)影像。
成熟的標志,是**。當成長到一定階段,無法從巨人身上獲得更多的時候,那就自己成為巨人。
這就是華為手機的思路。當其難以通過與傳統(tǒng)相機廠商合作,創(chuàng)造出更好的影像體驗時,便當機立斷,決定走自己的路,推出自創(chuàng)品牌——華為影像 XMAGE。
XMAGE 是什么?這五個字母,將如何指引華為手機影像的發(fā)展?在專訪過華為終端 BG 首席**何剛,參加過華為 HDC 開發(fā)者大會之后,我想我們已經(jīng)搞清楚了。
看得見的 XMAGE
任何一個品牌想要長青,都需要建立起護城河。對于影像品牌而言,風格與技術,決定著護城河的寬度與深度。
華為影像 XMAGE 的技術太硬,我們等會兒再談。先來說說作為消費者,能夠直觀感受到的影像風格。
風格,作為超脫于硬件之上,藝術與人文交織的表達,往往凝聚著一個品牌多年來,對影像的思考。
比如富士的復古膠片風格,徠卡的陰暗濃郁風格,都是品牌在歲月中,沉淀的調(diào)性與內(nèi)涵。
▲左右分別為富士、徠卡官方獲獎作品
在移動影像領域,如何做出大眾喜聞樂見,且獨樹一幟的影像風格?這是華為影像 XMAGE 面臨的艱巨挑戰(zhàn)。
第一要定性的,是色彩。因為色彩不光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門科學。而科學,是有路可循的。
為此,華為聯(lián)手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,一同探索影像的色彩科學,打造了 XMAGE 原色、鮮艷和明快三種風格。
▲從左到右,分別是原色、鮮艷、明快風格
先來說說 XMAGE 原色風格。這一風格主打真實和溫暖。盡可能還原人眼之所見,不對原本的色彩做過多修飾。
同時,對畫面的中間色調(diào)微微提暖,這會不自覺的拉近人和機器的距離,是一種很討好感官與情緒的影像風格。
▲Mate50 Pro 原色風格拍攝
華為 Mate50 系列系統(tǒng)默認的風格,便是 XMAGE 原色。在我看來,它也是三者中,最能代表華為影像的。
有句話說,「真實自有萬鈞之力」,XMAGE 原色風格便是如此。它將你看見的世界,真實地投射到屏幕上,溫暖且有力。
▲Mate50 Pro 原色風格拍攝
如果偶爾想換換口味,可以手動選擇鮮艷、明快風格。
這兩種風格,是華為與清華大學色彩研究所,在 XMAGE 原色風格的基礎上,不改變物體的固有色,只調(diào)整飽和度和明度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
其中,鮮艷風格飽和度稍高,明度略微降低。適合拍一些光線強烈、明暗反差大的場景,可以展現(xiàn)出更張揚的質(zhì)感。
▲Mate50 Pro 鮮艷風格拍攝
或者用它拍攝花卉、風景,也可以收獲如油畫一般的景象。
▲Mate50 Pro 鮮艷風格拍攝
而明快風格,則是降低飽和度,提高明度。在一些陰天、室內(nèi)的場景拍攝人像,可以獲得夢幻、日系的畫面。
▲Mate50 RS 明快風格拍攝
三種風格,淡妝濃抹總相宜,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。
實際上,「風格」一詞很大。一幅影像作品的風格,由色彩、明暗、層次、虛實等方面共同筑成。
所以對于 XMAGE 影像風格來說,為色彩定調(diào)只是第一步,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這時,華為豐厚的研究資源,就體現(xiàn)出優(yōu)勢了。
全球 7 大研究所,通過鉆研藝術學、心理學、光學、色彩科學等 8 大研究領域,以及分析過往 330 多萬張華為新影像大賽用戶的投稿作品,提煉出了 XMAGE 影像風格的特點。
用四個詞概括,就是真實感、沁潤感、通透感、呼吸感。
真實感就是前文所說,忠于人眼所見,盡可能還原真實世界。沁潤感是指客觀呈現(xiàn)環(huán)境的明暗,避免「暴力 HDR」,同時略微強調(diào)黑白色階,以強化畫面光感。
▲Mate50 RS 主攝鏡頭拍攝
通透感則是指畫面細節(jié)豐富,清晰,實現(xiàn)銳利、高畫質(zhì)觀感。呼吸感則是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光圈和算法,讓畫面虛實關系更明晰,主體更突出。
▲Mate50 Pro 主攝鏡頭拍攝
這些,便是華為對影像風格的理解,也是 XMAGE 能讓人直觀感受到的層面。
看不見的 XMAGE
XMAGE 影像風格的真實、溫暖、銳利、高畫質(zhì),以及簡單便捷的拍攝體驗,背后是復雜難解的技術作為基底支撐。
這是消費者看不到的部分,也決定著品牌的護城河能有多深。
華為將 XMAGE 的技術基底小編綜合來說成四個字:「光機電算」。對應著光學系統(tǒng)、機械結(jié)構、成像技術、圖像處理四大板塊。
1. 光學系統(tǒng)
人們常常把相機比作眼睛。從結(jié)構上看,兩者也頗為相似。
鏡頭里的鏡片,就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,起到聚集光線的作用。而鏡頭的光圈,與瞳孔的作用一樣,決定著通光量。
XMAGE 的光學系統(tǒng),指的就是鏡頭部分。
受制于體積,改進手機上的光學系統(tǒng),是一件很有挑戰(zhàn)的事情。此前華為 Mate40 系列率先使用自由曲面鏡頭,從物理層面抑制畫面畸變,便是一次敢為人先的實踐。
Mate50 系列的到來,象征著 XMAGE 在光學系統(tǒng)上取得了新的成就。其搭載的超光變影像系統(tǒng),在工藝和技術上,都是破冰性質(zhì)的創(chuàng)新。
想象一下,將金屬光圈葉片做成頭發(fā)絲的厚度(0.04mm),六片光圈葉片在開合時需要克服摩擦,精確協(xié)同,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情。
Mate50 系列做到了,并實現(xiàn)了 10 檔光圈調(diào)節(jié)。通過葉片的開合,對鏡頭的進光量、畫面的景深得以精細控制,讓手機影像朝著專業(yè)性再進一步。
▲Mate50 Pro 開啟 f/1.4 大光圈實現(xiàn)的自然虛化
耐用性也無需擔心。高強鋁新材料,在減輕自重的前提下,讓光圈葉片實現(xiàn)了 20 倍的強度提升。輔以高精度的組裝工藝,讓葉片、環(huán)形磁場微控馬達等 23 個精密部件,緊湊地擠在指甲蓋大小的空間里。
這便是 Mate50 系列代表的 XMAGE 光學系統(tǒng),在硬件上的突破。用戶看不見,但卻能在每次按下快門時,獲得具有呼吸感的影像。
2. 機械結(jié)構
需要注意的是,XMAGE 技術基底的四個板塊,并非孤立的關系,而是相輔相成的。精巧的機械結(jié)構,可以讓光學系統(tǒng)有更多的發(fā)揮空間。
比如華為 P40 Pro+ 為了實現(xiàn)更長焦段的光學變焦,重新設計了潛望式長焦鏡頭的結(jié)構,在相同的空間里,通過 5 次反射延長光路,比前代提升了 178% 的光程,從而實現(xiàn) 10 倍無損變焦。
華為 Mate50 RS 保時捷設計,通過改進機械結(jié)構,讓長焦鏡頭有了更多玩法。
以往的長焦鏡頭,由于自動對焦馬達行程短,最近對焦距離普遍在一米開外,只能拍攝遠處的物體,使用場景有限。
華為創(chuàng)造性地將一顆機械行程長達 3.2mm 的高精度馬達,放進了長焦鏡頭里。并且將鏡片分成兩組。一組固定,一組則可以跟隨馬達前后移動對焦,這是華為獨創(chuàng)的雙鏡群內(nèi)對焦架構設計。
相比常規(guī)的結(jié)構,它的優(yōu)勢不言而喻。最近對焦距離,可以根據(jù)鏡組的移動而改變,近可拍攝 5cm 左右的水滴、昆蟲,遠可拍攝地球之外的月亮,擁有顯微鏡和望遠鏡的雙重角色。
▲Mate50 RS 長焦微距模式拍攝
另外,可以移動的機械鏡組,也為光學設計讓出了更多空間。相比常規(guī)的架構,Mate50 RS 長焦鏡頭的光學解析力提升了 64%。不光對焦靈活,畫質(zhì)也更扎實、細膩。
▲Mate50 RS 長焦鏡頭,以 10 倍變焦拍攝公園樹上的蜥蜴
可以說,這顆長焦微距鏡頭,是目前手機陣營里,可玩性最高的一顆長焦鏡頭了。
3. 成像技術
光線進入人眼后,視網(wǎng)膜負責將光信號轉(zhuǎn)換為電信號。在相機里,CMOS 傳感器的作用與之相似。
傳感器的技術,便是 XMAGE 技術基底里的「電」。對于華為來說,這方面已經(jīng)十分成熟。
早在 P30 時代,華為便率先采用了超感光傳感器。將傳統(tǒng) CMOS 的 RGGB 像素排列方式,更換為 RYYB 濾鏡陣列。
在三原色里,R 代表紅(RED),G 代表綠色(Green),B 代表藍色(Blue)。將綠色換成**(Yellow),會有什么變化呢?
這是一道簡單的數(shù)學題。我們知道,**由綠色與**組成,那么 RGGB 更改為 RYYB 之后,就相當于從「紅+綠+綠+藍」,變?yōu)椤讣t+(綠+紅)+(綠+紅)+藍」。
多了兩個紅色像素后,進光量相應增加了 40%。在暗光環(huán)境下,傳感器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光線,畫面也就更明亮了。
▲Mate50 Pro 暗光環(huán)境拍攝
華為 Mate50 系列繼續(xù)采用 RYYB 排列的主攝,配合可變光圈,成像質(zhì)量和拍攝體驗又上了新的臺階。
4. 圖像處理
華為是最早推廣計算攝影的國產(chǎn)廠商之一。不管你有沒有用過華為手機,相信華為的「月亮模式」、「超級夜景」你也會有所耳聞。
Mate50 系列是 XMAGE 圖像處理技術的集大成者。依托于多年算法積累,Mate50 系列在夜景處理、多幀合成的速度上,又有了進步。
一個明顯的感知是,拍攝更跟手了,按下快門的瞬間,畫面就會凝固在手機里。
▲Mate50 Pro 夜景拍攝
值得一提的是,人像模式下,Mate50 系列實現(xiàn)了亞毫米級的分割能力。通俗點說,就是摳像更細膩,虛化更自然,仿佛真實的光學虛化一般。
可以觀察這些照片里的人物邊緣,算法處理得十分精細。發(fā)個朋友圈、微博,已經(jīng)難辨是傳統(tǒng)相機還是手機拍攝,直出成片更免去了后期繁瑣的**作。
▲Mate50 RS 人像模式拍攝
要想解釋清楚 XMAGE 的技術基底,可能需要更長的文字,上述四點只是管中窺豹。但對于消費者來說,看不見的、艱深的技術,并不是重點,因為看得見的體驗才最重要。
正如華為工程師多次跟我們提到的一句話:「把復雜留給自己,把簡單留給用戶」。簡單、好用,就是 XMAGE 的魅力。
一起,XMAGE
「X」,可能是 26 個字母中,含義最多的一個。它代表著未知、神秘、前衛(wèi),以及探索。
比如 Google 內(nèi)部,有一個專注探索研發(fā)各種黑科技的部門叫 Google X。承載馬斯克火星**夢的 Space X 中的「X」,也有類似的意思,代表著 Exploration(探索)。
而華為的 XMAGE,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:X · IMAGE,即探索影像。
過去十年,華為向移動影像投入了行業(yè)領先的成本。
一個數(shù)據(jù)是,華為在 2021 年的研發(fā)投入達到 1427 億元**幣,排名全球第二。從事研究與開發(fā)的人員約 10.7 萬名,約占公司總?cè)藬?shù)的 54.8%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華為影像 XMAGE 應運而生。
如果說 XMAGE 的色彩科學、影像風格、技術基底等等,是華為向內(nèi)的探索。那么華為新影像大賽、新影像社區(qū),則是向外的、社會性的探討實驗。
如今,攝影已經(jīng)成為一項國民級的「運動」,沒有很高的準入門檻,不再是少數(shù)人的樂趣。
野蠻生長的移動影像,如何朝著更高規(guī)格的方向成長?華為探索出了方向:讓手機攝影,成為一種文化。
華為新影像大賽、金雞手機電影計劃等賽事應運而生。通過高水準的全球性的競賽,激發(fā)用戶熱情,提升用戶審美。
▲華為 2021 新影像大賽年度攝影師獲獎作品
2019 年 11 月上線的華為新影像社區(qū),已經(jīng)成長為高質(zhì)量的「影像星球」,連接用戶的熱愛,讓用戶看見更豐富的世界。
電影**維姆·文德斯曾說,「攝影最持久的勝利,一直是它有能力在卑微、空洞、衰朽的事物中發(fā)現(xiàn)美」。
▲使用 Mate50 Pro 黑白濾鏡拍攝
這其實也是 XMAGE 的精神所在:
讓手機影像,成為人們發(fā)現(xiàn)美好、記錄美好的重要工具;成為人們擁抱生活、感受生活的重要媒介;成為人們探索世界、認識世界的重要平臺。
拓展知識:
win10光圈
具體截圖上來看看吧
win10光圈
注冊微軟WIN10賬戶,使用郵箱和手機短信邀請碼驗證激活。格式化一下C盤重新安裝系統(tǒng),系統(tǒng)安裝軟件不容易失?。?/p>
前沿拓展:
你有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曾廣為討論的話題「手機能否取代相機」,如今已經(jīng)鮮有人提及。
更大的傳感器,更高質(zhì)量的鏡頭模組,更先進的算法,讓手機在某種意義上,已經(jīng)成為相機。兩者不再非此即彼,而是我中有你。
相機在學習手機的智能,而手機也在以另一種方式學習借鑒相機迷人的虛化,拍鳥攝月的長焦,有情緒的影像風格,以及化腐朽為神奇的后期空間。
步入 21 世紀第三個十年,手機代表的移動影像,普及度已經(jīng)遠遠超過相機代表的傳統(tǒng)影像。
一個有意思的佐證是,作為最富影響力的攝影獎之一,2021 年索尼世界攝影獎共收到約 33 萬張參賽作品。而同期的華為新影像大賽,則收到了 200 萬張,是前者的 6 倍。
▲張煒使用華為 P40 拍攝《家園盛宴》,獲得 2021 年度攝影師榮譽
移動影像以**的速度成長壯大。因為,它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這個巨人,便是傳統(tǒng)影像。
成熟的標志,是**。當成長到一定階段,無法從巨人身上獲得更多的時候,那就自己成為巨人。
這就是華為手機的思路。當其難以通過與傳統(tǒng)相機廠商合作,創(chuàng)造出更好的影像體驗時,便當機立斷,決定走自己的路,推出自創(chuàng)品牌——華為影像 XMAGE。
XMAGE 是什么?這五個字母,將如何指引華為手機影像的發(fā)展?在專訪過華為終端 BG 首席**何剛,參加過華為 HDC 開發(fā)者大會之后,我想我們已經(jīng)搞清楚了。
看得見的 XMAGE
任何一個品牌想要長青,都需要建立起護城河。對于影像品牌而言,風格與技術,決定著護城河的寬度與深度。
華為影像 XMAGE 的技術太硬,我們等會兒再談。先來說說作為消費者,能夠直觀感受到的影像風格。
風格,作為超脫于硬件之上,藝術與人文交織的表達,往往凝聚著一個品牌多年來,對影像的思考。
比如富士的復古膠片風格,徠卡的陰暗濃郁風格,都是品牌在歲月中,沉淀的調(diào)性與內(nèi)涵。
▲左右分別為富士、徠卡官方獲獎作品
在移動影像領域,如何做出大眾喜聞樂見,且獨樹一幟的影像風格?這是華為影像 XMAGE 面臨的艱巨挑戰(zhàn)。
第一要定性的,是色彩。因為色彩不光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門科學。而科學,是有路可循的。
為此,華為聯(lián)手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,一同探索影像的色彩科學,打造了 XMAGE 原色、鮮艷和明快三種風格。
▲從左到右,分別是原色、鮮艷、明快風格
先來說說 XMAGE 原色風格。這一風格主打真實和溫暖。盡可能還原人眼之所見,不對原本的色彩做過多修飾。
同時,對畫面的中間色調(diào)微微提暖,這會不自覺的拉近人和機器的距離,是一種很討好感官與情緒的影像風格。
▲Mate50 Pro 原色風格拍攝
華為 Mate50 系列系統(tǒng)默認的風格,便是 XMAGE 原色。在我看來,它也是三者中,最能代表華為影像的。
有句話說,「真實自有萬鈞之力」,XMAGE 原色風格便是如此。它將你看見的世界,真實地投射到屏幕上,溫暖且有力。
▲Mate50 Pro 原色風格拍攝
如果偶爾想換換口味,可以手動選擇鮮艷、明快風格。
這兩種風格,是華為與清華大學色彩研究所,在 XMAGE 原色風格的基礎上,不改變物體的固有色,只調(diào)整飽和度和明度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
其中,鮮艷風格飽和度稍高,明度略微降低。適合拍一些光線強烈、明暗反差大的場景,可以展現(xiàn)出更張揚的質(zhì)感。
▲Mate50 Pro 鮮艷風格拍攝
或者用它拍攝花卉、風景,也可以收獲如油畫一般的景象。
▲Mate50 Pro 鮮艷風格拍攝
而明快風格,則是降低飽和度,提高明度。在一些陰天、室內(nèi)的場景拍攝人像,可以獲得夢幻、日系的畫面。
▲Mate50 RS 明快風格拍攝
三種風格,淡妝濃抹總相宜,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。
實際上,「風格」一詞很大。一幅影像作品的風格,由色彩、明暗、層次、虛實等方面共同筑成。
所以對于 XMAGE 影像風格來說,為色彩定調(diào)只是第一步,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這時,華為豐厚的研究資源,就體現(xiàn)出優(yōu)勢了。
全球 7 大研究所,通過鉆研藝術學、心理學、光學、色彩科學等 8 大研究領域,以及分析過往 330 多萬張華為新影像大賽用戶的投稿作品,提煉出了 XMAGE 影像風格的特點。
用四個詞概括,就是真實感、沁潤感、通透感、呼吸感。
真實感就是前文所說,忠于人眼所見,盡可能還原真實世界。沁潤感是指客觀呈現(xiàn)環(huán)境的明暗,避免「暴力 HDR」,同時略微強調(diào)黑白色階,以強化畫面光感。
▲Mate50 RS 主攝鏡頭拍攝
通透感則是指畫面細節(jié)豐富,清晰,實現(xiàn)銳利、高畫質(zhì)觀感。呼吸感則是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光圈和算法,讓畫面虛實關系更明晰,主體更突出。
▲Mate50 Pro 主攝鏡頭拍攝
這些,便是華為對影像風格的理解,也是 XMAGE 能讓人直觀感受到的層面。
看不見的 XMAGE
XMAGE 影像風格的真實、溫暖、銳利、高畫質(zhì),以及簡單便捷的拍攝體驗,背后是復雜難解的技術作為基底支撐。
這是消費者看不到的部分,也決定著品牌的護城河能有多深。
華為將 XMAGE 的技術基底小編綜合來說成四個字:「光機電算」。對應著光學系統(tǒng)、機械結(jié)構、成像技術、圖像處理四大板塊。
1. 光學系統(tǒng)
人們常常把相機比作眼睛。從結(jié)構上看,兩者也頗為相似。
鏡頭里的鏡片,就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,起到聚集光線的作用。而鏡頭的光圈,與瞳孔的作用一樣,決定著通光量。
XMAGE 的光學系統(tǒng),指的就是鏡頭部分。
受制于體積,改進手機上的光學系統(tǒng),是一件很有挑戰(zhàn)的事情。此前華為 Mate40 系列率先使用自由曲面鏡頭,從物理層面抑制畫面畸變,便是一次敢為人先的實踐。
Mate50 系列的到來,象征著 XMAGE 在光學系統(tǒng)上取得了新的成就。其搭載的超光變影像系統(tǒng),在工藝和技術上,都是破冰性質(zhì)的創(chuàng)新。
想象一下,將金屬光圈葉片做成頭發(fā)絲的厚度(0.04mm),六片光圈葉片在開合時需要克服摩擦,精確協(xié)同,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情。
Mate50 系列做到了,并實現(xiàn)了 10 檔光圈調(diào)節(jié)。通過葉片的開合,對鏡頭的進光量、畫面的景深得以精細控制,讓手機影像朝著專業(yè)性再進一步。
▲Mate50 Pro 開啟 f/1.4 大光圈實現(xiàn)的自然虛化
耐用性也無需擔心。高強鋁新材料,在減輕自重的前提下,讓光圈葉片實現(xiàn)了 20 倍的強度提升。輔以高精度的組裝工藝,讓葉片、環(huán)形磁場微控馬達等 23 個精密部件,緊湊地擠在指甲蓋大小的空間里。
這便是 Mate50 系列代表的 XMAGE 光學系統(tǒng),在硬件上的突破。用戶看不見,但卻能在每次按下快門時,獲得具有呼吸感的影像。
2. 機械結(jié)構
需要注意的是,XMAGE 技術基底的四個板塊,并非孤立的關系,而是相輔相成的。精巧的機械結(jié)構,可以讓光學系統(tǒng)有更多的發(fā)揮空間。
比如華為 P40 Pro+ 為了實現(xiàn)更長焦段的光學變焦,重新設計了潛望式長焦鏡頭的結(jié)構,在相同的空間里,通過 5 次反射延長光路,比前代提升了 178% 的光程,從而實現(xiàn) 10 倍無損變焦。
華為 Mate50 RS 保時捷設計,通過改進機械結(jié)構,讓長焦鏡頭有了更多玩法。
以往的長焦鏡頭,由于自動對焦馬達行程短,最近對焦距離普遍在一米開外,只能拍攝遠處的物體,使用場景有限。
華為創(chuàng)造性地將一顆機械行程長達 3.2mm 的高精度馬達,放進了長焦鏡頭里。并且將鏡片分成兩組。一組固定,一組則可以跟隨馬達前后移動對焦,這是華為獨創(chuàng)的雙鏡群內(nèi)對焦架構設計。
相比常規(guī)的結(jié)構,它的優(yōu)勢不言而喻。最近對焦距離,可以根據(jù)鏡組的移動而改變,近可拍攝 5cm 左右的水滴、昆蟲,遠可拍攝地球之外的月亮,擁有顯微鏡和望遠鏡的雙重角色。
▲Mate50 RS 長焦微距模式拍攝
另外,可以移動的機械鏡組,也為光學設計讓出了更多空間。相比常規(guī)的架構,Mate50 RS 長焦鏡頭的光學解析力提升了 64%。不光對焦靈活,畫質(zhì)也更扎實、細膩。
▲Mate50 RS 長焦鏡頭,以 10 倍變焦拍攝公園樹上的蜥蜴
可以說,這顆長焦微距鏡頭,是目前手機陣營里,可玩性最高的一顆長焦鏡頭了。
3. 成像技術
光線進入人眼后,視網(wǎng)膜負責將光信號轉(zhuǎn)換為電信號。在相機里,CMOS 傳感器的作用與之相似。
傳感器的技術,便是 XMAGE 技術基底里的「電」。對于華為來說,這方面已經(jīng)十分成熟。
早在 P30 時代,華為便率先采用了超感光傳感器。將傳統(tǒng) CMOS 的 RGGB 像素排列方式,更換為 RYYB 濾鏡陣列。
在三原色里,R 代表紅(RED),G 代表綠色(Green),B 代表藍色(Blue)。將綠色換成**(Yellow),會有什么變化呢?
這是一道簡單的數(shù)學題。我們知道,**由綠色與**組成,那么 RGGB 更改為 RYYB 之后,就相當于從「紅+綠+綠+藍」,變?yōu)椤讣t+(綠+紅)+(綠+紅)+藍」。
多了兩個紅色像素后,進光量相應增加了 40%。在暗光環(huán)境下,傳感器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光線,畫面也就更明亮了。
▲Mate50 Pro 暗光環(huán)境拍攝
華為 Mate50 系列繼續(xù)采用 RYYB 排列的主攝,配合可變光圈,成像質(zhì)量和拍攝體驗又上了新的臺階。
4. 圖像處理
華為是最早推廣計算攝影的國產(chǎn)廠商之一。不管你有沒有用過華為手機,相信華為的「月亮模式」、「超級夜景」你也會有所耳聞。
Mate50 系列是 XMAGE 圖像處理技術的集大成者。依托于多年算法積累,Mate50 系列在夜景處理、多幀合成的速度上,又有了進步。
一個明顯的感知是,拍攝更跟手了,按下快門的瞬間,畫面就會凝固在手機里。
▲Mate50 Pro 夜景拍攝
值得一提的是,人像模式下,Mate50 系列實現(xiàn)了亞毫米級的分割能力。通俗點說,就是摳像更細膩,虛化更自然,仿佛真實的光學虛化一般。
可以觀察這些照片里的人物邊緣,算法處理得十分精細。發(fā)個朋友圈、微博,已經(jīng)難辨是傳統(tǒng)相機還是手機拍攝,直出成片更免去了后期繁瑣的**作。
▲Mate50 RS 人像模式拍攝
要想解釋清楚 XMAGE 的技術基底,可能需要更長的文字,上述四點只是管中窺豹。但對于消費者來說,看不見的、艱深的技術,并不是重點,因為看得見的體驗才最重要。
正如華為工程師多次跟我們提到的一句話:「把復雜留給自己,把簡單留給用戶」。簡單、好用,就是 XMAGE 的魅力。
一起,XMAGE
「X」,可能是 26 個字母中,含義最多的一個。它代表著未知、神秘、前衛(wèi),以及探索。
比如 Google 內(nèi)部,有一個專注探索研發(fā)各種黑科技的部門叫 Google X。承載馬斯克火星**夢的 Space X 中的「X」,也有類似的意思,代表著 Exploration(探索)。
而華為的 XMAGE,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:X · IMAGE,即探索影像。
過去十年,華為向移動影像投入了行業(yè)領先的成本。
一個數(shù)據(jù)是,華為在 2021 年的研發(fā)投入達到 1427 億元**幣,排名全球第二。從事研究與開發(fā)的人員約 10.7 萬名,約占公司總?cè)藬?shù)的 54.8%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華為影像 XMAGE 應運而生。
如果說 XMAGE 的色彩科學、影像風格、技術基底等等,是華為向內(nèi)的探索。那么華為新影像大賽、新影像社區(qū),則是向外的、社會性的探討實驗。
如今,攝影已經(jīng)成為一項國民級的「運動」,沒有很高的準入門檻,不再是少數(shù)人的樂趣。
野蠻生長的移動影像,如何朝著更高規(guī)格的方向成長?華為探索出了方向:讓手機攝影,成為一種文化。
華為新影像大賽、金雞手機電影計劃等賽事應運而生。通過高水準的全球性的競賽,激發(fā)用戶熱情,提升用戶審美。
▲華為 2021 新影像大賽年度攝影師獲獎作品
2019 年 11 月上線的華為新影像社區(qū),已經(jīng)成長為高質(zhì)量的「影像星球」,連接用戶的熱愛,讓用戶看見更豐富的世界。
電影**維姆·文德斯曾說,「攝影最持久的勝利,一直是它有能力在卑微、空洞、衰朽的事物中發(fā)現(xiàn)美」。
▲使用 Mate50 Pro 黑白濾鏡拍攝
這其實也是 XMAGE 的精神所在:
讓手機影像,成為人們發(fā)現(xiàn)美好、記錄美好的重要工具;成為人們擁抱生活、感受生活的重要媒介;成為人們探索世界、認識世界的重要平臺。
拓展知識:
win10光圈
具體截圖上來看看吧
win10光圈
注冊微軟WIN10賬戶,使用郵箱和手機短信邀請碼驗證激活。格式化一下C盤重新安裝系統(tǒng),系統(tǒng)安裝軟件不容易失??!
前沿拓展:
你有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曾廣為討論的話題「手機能否取代相機」,如今已經(jīng)鮮有人提及。
更大的傳感器,更高質(zhì)量的鏡頭模組,更先進的算法,讓手機在某種意義上,已經(jīng)成為相機。兩者不再非此即彼,而是我中有你。
相機在學習手機的智能,而手機也在以另一種方式學習借鑒相機迷人的虛化,拍鳥攝月的長焦,有情緒的影像風格,以及化腐朽為神奇的后期空間。
步入 21 世紀第三個十年,手機代表的移動影像,普及度已經(jīng)遠遠超過相機代表的傳統(tǒng)影像。
一個有意思的佐證是,作為最富影響力的攝影獎之一,2021 年索尼世界攝影獎共收到約 33 萬張參賽作品。而同期的華為新影像大賽,則收到了 200 萬張,是前者的 6 倍。
▲張煒使用華為 P40 拍攝《家園盛宴》,獲得 2021 年度攝影師榮譽
移動影像以**的速度成長壯大。因為,它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這個巨人,便是傳統(tǒng)影像。
成熟的標志,是**。當成長到一定階段,無法從巨人身上獲得更多的時候,那就自己成為巨人。
這就是華為手機的思路。當其難以通過與傳統(tǒng)相機廠商合作,創(chuàng)造出更好的影像體驗時,便當機立斷,決定走自己的路,推出自創(chuàng)品牌——華為影像 XMAGE。
XMAGE 是什么?這五個字母,將如何指引華為手機影像的發(fā)展?在專訪過華為終端 BG 首席**何剛,參加過華為 HDC 開發(fā)者大會之后,我想我們已經(jīng)搞清楚了。
看得見的 XMAGE
任何一個品牌想要長青,都需要建立起護城河。對于影像品牌而言,風格與技術,決定著護城河的寬度與深度。
華為影像 XMAGE 的技術太硬,我們等會兒再談。先來說說作為消費者,能夠直觀感受到的影像風格。
風格,作為超脫于硬件之上,藝術與人文交織的表達,往往凝聚著一個品牌多年來,對影像的思考。
比如富士的復古膠片風格,徠卡的陰暗濃郁風格,都是品牌在歲月中,沉淀的調(diào)性與內(nèi)涵。
▲左右分別為富士、徠卡官方獲獎作品
在移動影像領域,如何做出大眾喜聞樂見,且獨樹一幟的影像風格?這是華為影像 XMAGE 面臨的艱巨挑戰(zhàn)。
第一要定性的,是色彩。因為色彩不光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門科學。而科學,是有路可循的。
為此,華為聯(lián)手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,一同探索影像的色彩科學,打造了 XMAGE 原色、鮮艷和明快三種風格。
▲從左到右,分別是原色、鮮艷、明快風格
先來說說 XMAGE 原色風格。這一風格主打真實和溫暖。盡可能還原人眼之所見,不對原本的色彩做過多修飾。
同時,對畫面的中間色調(diào)微微提暖,這會不自覺的拉近人和機器的距離,是一種很討好感官與情緒的影像風格。
▲Mate50 Pro 原色風格拍攝
華為 Mate50 系列系統(tǒng)默認的風格,便是 XMAGE 原色。在我看來,它也是三者中,最能代表華為影像的。
有句話說,「真實自有萬鈞之力」,XMAGE 原色風格便是如此。它將你看見的世界,真實地投射到屏幕上,溫暖且有力。
▲Mate50 Pro 原色風格拍攝
如果偶爾想換換口味,可以手動選擇鮮艷、明快風格。
這兩種風格,是華為與清華大學色彩研究所,在 XMAGE 原色風格的基礎上,不改變物體的固有色,只調(diào)整飽和度和明度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
其中,鮮艷風格飽和度稍高,明度略微降低。適合拍一些光線強烈、明暗反差大的場景,可以展現(xiàn)出更張揚的質(zhì)感。
▲Mate50 Pro 鮮艷風格拍攝
或者用它拍攝花卉、風景,也可以收獲如油畫一般的景象。
▲Mate50 Pro 鮮艷風格拍攝
而明快風格,則是降低飽和度,提高明度。在一些陰天、室內(nèi)的場景拍攝人像,可以獲得夢幻、日系的畫面。
▲Mate50 RS 明快風格拍攝
三種風格,淡妝濃抹總相宜,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。
實際上,「風格」一詞很大。一幅影像作品的風格,由色彩、明暗、層次、虛實等方面共同筑成。
所以對于 XMAGE 影像風格來說,為色彩定調(diào)只是第一步,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這時,華為豐厚的研究資源,就體現(xiàn)出優(yōu)勢了。
全球 7 大研究所,通過鉆研藝術學、心理學、光學、色彩科學等 8 大研究領域,以及分析過往 330 多萬張華為新影像大賽用戶的投稿作品,提煉出了 XMAGE 影像風格的特點。
用四個詞概括,就是真實感、沁潤感、通透感、呼吸感。
真實感就是前文所說,忠于人眼所見,盡可能還原真實世界。沁潤感是指客觀呈現(xiàn)環(huán)境的明暗,避免「暴力 HDR」,同時略微強調(diào)黑白色階,以強化畫面光感。
▲Mate50 RS 主攝鏡頭拍攝
通透感則是指畫面細節(jié)豐富,清晰,實現(xiàn)銳利、高畫質(zhì)觀感。呼吸感則是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光圈和算法,讓畫面虛實關系更明晰,主體更突出。
▲Mate50 Pro 主攝鏡頭拍攝
這些,便是華為對影像風格的理解,也是 XMAGE 能讓人直觀感受到的層面。
看不見的 XMAGE
XMAGE 影像風格的真實、溫暖、銳利、高畫質(zhì),以及簡單便捷的拍攝體驗,背后是復雜難解的技術作為基底支撐。
這是消費者看不到的部分,也決定著品牌的護城河能有多深。
華為將 XMAGE 的技術基底小編綜合來說成四個字:「光機電算」。對應著光學系統(tǒng)、機械結(jié)構、成像技術、圖像處理四大板塊。
1. 光學系統(tǒng)
人們常常把相機比作眼睛。從結(jié)構上看,兩者也頗為相似。
鏡頭里的鏡片,就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,起到聚集光線的作用。而鏡頭的光圈,與瞳孔的作用一樣,決定著通光量。
XMAGE 的光學系統(tǒng),指的就是鏡頭部分。
受制于體積,改進手機上的光學系統(tǒng),是一件很有挑戰(zhàn)的事情。此前華為 Mate40 系列率先使用自由曲面鏡頭,從物理層面抑制畫面畸變,便是一次敢為人先的實踐。
Mate50 系列的到來,象征著 XMAGE 在光學系統(tǒng)上取得了新的成就。其搭載的超光變影像系統(tǒng),在工藝和技術上,都是破冰性質(zhì)的創(chuàng)新。
想象一下,將金屬光圈葉片做成頭發(fā)絲的厚度(0.04mm),六片光圈葉片在開合時需要克服摩擦,精確協(xié)同,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情。
Mate50 系列做到了,并實現(xiàn)了 10 檔光圈調(diào)節(jié)。通過葉片的開合,對鏡頭的進光量、畫面的景深得以精細控制,讓手機影像朝著專業(yè)性再進一步。
▲Mate50 Pro 開啟 f/1.4 大光圈實現(xiàn)的自然虛化
耐用性也無需擔心。高強鋁新材料,在減輕自重的前提下,讓光圈葉片實現(xiàn)了 20 倍的強度提升。輔以高精度的組裝工藝,讓葉片、環(huán)形磁場微控馬達等 23 個精密部件,緊湊地擠在指甲蓋大小的空間里。
這便是 Mate50 系列代表的 XMAGE 光學系統(tǒng),在硬件上的突破。用戶看不見,但卻能在每次按下快門時,獲得具有呼吸感的影像。
2. 機械結(jié)構
需要注意的是,XMAGE 技術基底的四個板塊,并非孤立的關系,而是相輔相成的。精巧的機械結(jié)構,可以讓光學系統(tǒng)有更多的發(fā)揮空間。
比如華為 P40 Pro+ 為了實現(xiàn)更長焦段的光學變焦,重新設計了潛望式長焦鏡頭的結(jié)構,在相同的空間里,通過 5 次反射延長光路,比前代提升了 178% 的光程,從而實現(xiàn) 10 倍無損變焦。
華為 Mate50 RS 保時捷設計,通過改進機械結(jié)構,讓長焦鏡頭有了更多玩法。
以往的長焦鏡頭,由于自動對焦馬達行程短,最近對焦距離普遍在一米開外,只能拍攝遠處的物體,使用場景有限。
華為創(chuàng)造性地將一顆機械行程長達 3.2mm 的高精度馬達,放進了長焦鏡頭里。并且將鏡片分成兩組。一組固定,一組則可以跟隨馬達前后移動對焦,這是華為獨創(chuàng)的雙鏡群內(nèi)對焦架構設計。
相比常規(guī)的結(jié)構,它的優(yōu)勢不言而喻。最近對焦距離,可以根據(jù)鏡組的移動而改變,近可拍攝 5cm 左右的水滴、昆蟲,遠可拍攝地球之外的月亮,擁有顯微鏡和望遠鏡的雙重角色。
▲Mate50 RS 長焦微距模式拍攝
另外,可以移動的機械鏡組,也為光學設計讓出了更多空間。相比常規(guī)的架構,Mate50 RS 長焦鏡頭的光學解析力提升了 64%。不光對焦靈活,畫質(zhì)也更扎實、細膩。
▲Mate50 RS 長焦鏡頭,以 10 倍變焦拍攝公園樹上的蜥蜴
可以說,這顆長焦微距鏡頭,是目前手機陣營里,可玩性最高的一顆長焦鏡頭了。
3. 成像技術
光線進入人眼后,視網(wǎng)膜負責將光信號轉(zhuǎn)換為電信號。在相機里,CMOS 傳感器的作用與之相似。
傳感器的技術,便是 XMAGE 技術基底里的「電」。對于華為來說,這方面已經(jīng)十分成熟。
早在 P30 時代,華為便率先采用了超感光傳感器。將傳統(tǒng) CMOS 的 RGGB 像素排列方式,更換為 RYYB 濾鏡陣列。
在三原色里,R 代表紅(RED),G 代表綠色(Green),B 代表藍色(Blue)。將綠色換成**(Yellow),會有什么變化呢?
這是一道簡單的數(shù)學題。我們知道,**由綠色與**組成,那么 RGGB 更改為 RYYB 之后,就相當于從「紅+綠+綠+藍」,變?yōu)椤讣t+(綠+紅)+(綠+紅)+藍」。
多了兩個紅色像素后,進光量相應增加了 40%。在暗光環(huán)境下,傳感器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光線,畫面也就更明亮了。
▲Mate50 Pro 暗光環(huán)境拍攝
華為 Mate50 系列繼續(xù)采用 RYYB 排列的主攝,配合可變光圈,成像質(zhì)量和拍攝體驗又上了新的臺階。
4. 圖像處理
華為是最早推廣計算攝影的國產(chǎn)廠商之一。不管你有沒有用過華為手機,相信華為的「月亮模式」、「超級夜景」你也會有所耳聞。
Mate50 系列是 XMAGE 圖像處理技術的集大成者。依托于多年算法積累,Mate50 系列在夜景處理、多幀合成的速度上,又有了進步。
一個明顯的感知是,拍攝更跟手了,按下快門的瞬間,畫面就會凝固在手機里。
▲Mate50 Pro 夜景拍攝
值得一提的是,人像模式下,Mate50 系列實現(xiàn)了亞毫米級的分割能力。通俗點說,就是摳像更細膩,虛化更自然,仿佛真實的光學虛化一般。
可以觀察這些照片里的人物邊緣,算法處理得十分精細。發(fā)個朋友圈、微博,已經(jīng)難辨是傳統(tǒng)相機還是手機拍攝,直出成片更免去了后期繁瑣的**作。
▲Mate50 RS 人像模式拍攝
要想解釋清楚 XMAGE 的技術基底,可能需要更長的文字,上述四點只是管中窺豹。但對于消費者來說,看不見的、艱深的技術,并不是重點,因為看得見的體驗才最重要。
正如華為工程師多次跟我們提到的一句話:「把復雜留給自己,把簡單留給用戶」。簡單、好用,就是 XMAGE 的魅力。
一起,XMAGE
「X」,可能是 26 個字母中,含義最多的一個。它代表著未知、神秘、前衛(wèi),以及探索。
比如 Google 內(nèi)部,有一個專注探索研發(fā)各種黑科技的部門叫 Google X。承載馬斯克火星**夢的 Space X 中的「X」,也有類似的意思,代表著 Exploration(探索)。
而華為的 XMAGE,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:X · IMAGE,即探索影像。
過去十年,華為向移動影像投入了行業(yè)領先的成本。
一個數(shù)據(jù)是,華為在 2021 年的研發(fā)投入達到 1427 億元**幣,排名全球第二。從事研究與開發(fā)的人員約 10.7 萬名,約占公司總?cè)藬?shù)的 54.8%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華為影像 XMAGE 應運而生。
如果說 XMAGE 的色彩科學、影像風格、技術基底等等,是華為向內(nèi)的探索。那么華為新影像大賽、新影像社區(qū),則是向外的、社會性的探討實驗。
如今,攝影已經(jīng)成為一項國民級的「運動」,沒有很高的準入門檻,不再是少數(shù)人的樂趣。
野蠻生長的移動影像,如何朝著更高規(guī)格的方向成長?華為探索出了方向:讓手機攝影,成為一種文化。
華為新影像大賽、金雞手機電影計劃等賽事應運而生。通過高水準的全球性的競賽,激發(fā)用戶熱情,提升用戶審美。
▲華為 2021 新影像大賽年度攝影師獲獎作品
2019 年 11 月上線的華為新影像社區(qū),已經(jīng)成長為高質(zhì)量的「影像星球」,連接用戶的熱愛,讓用戶看見更豐富的世界。
電影**維姆·文德斯曾說,「攝影最持久的勝利,一直是它有能力在卑微、空洞、衰朽的事物中發(fā)現(xiàn)美」。
▲使用 Mate50 Pro 黑白濾鏡拍攝
這其實也是 XMAGE 的精神所在:
讓手機影像,成為人們發(fā)現(xiàn)美好、記錄美好的重要工具;成為人們擁抱生活、感受生活的重要媒介;成為人們探索世界、認識世界的重要平臺。
拓展知識:
win10光圈
具體截圖上來看看吧
win10光圈
注冊微軟WIN10賬戶,使用郵箱和手機短信邀請碼驗證激活。格式化一下C盤重新安裝系統(tǒng),系統(tǒng)安裝軟件不容易失敗!
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九賢生活小編,如若轉(zhuǎn)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/115990.html